返回

猫头鹰的万花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夜 驯化(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页
    关于驯化我们会有疑问,为什么有的动物、植物容易驯化,例如狗、鸡、小麦、玉米,有的却直到今天都无法驯化,例如橡树、黑猩猩(注意区别驯化和驯服,驯化是把野生动物改变成对人类更有用的物种。

    真正驯化的动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

    这方面的差异是由两个过程产生的:人类对那些比同种中其他动物个体更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个体所作出的选择,动物对在人类参与的环境中的选择变异。

    驯化的动物产生了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方面。

    许多动物的形体大小改变了:

    牛、猪和绵羊在驯化中形体变小了,而豚鼠在驯化中则形体变大了。绵羊和羊驼因保留了毛绒并减少或失去了硬毛而得到选择,母牛则因产奶量高得到选择。

    有几个驯养的动物同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脑袋较小,感觉器官也较不发达,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它们的祖先赖以逃脱野外捕食者的那种比较大的脑袋和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了。

    为了正确认识在驯化中产生的变化,可以把家犬的野生祖先狼同许多不同品种的狗加以比较。

    有些狗比狼大得多(丹麦大狗),而另一些狗则又小得多(哈巴狗)。

    有的生得体型修长,可用于赛跑(灵提),有的天生腿短,如用于赛跑则毫无价值(达克斯猎狗)。

    它们在毛形和颜色方面差异很大.有些甚至连毛都没有。波利尼西亚人和阿兹特克人培育出来的狗,是为了充当粮食而特地饲养的品种。

    把达克斯猎狗拿来和狼比较一下,而如果你并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也会毫不怀疑前者是从后者演化来的。

    实际得到驯化的比例在欧亚大陆最高(18%),而在非洲撤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特别低(在51种候补动物中竟没有一种得到驯化)。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大量的非洲和美洲哺乳动物没有得到驯化,尽管它们在欧亚大陆有得到驯化的近亲或和它们极相似的动物。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能够驯化,而非洲的斑马却不能呢?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猪能够驯化,而美洲的西瑞或非洲的3种真正野猪却不能?为什么欧亚大陆的5种野牛(松毛长角野牛、水牛、牦牛、印度野牛和爪哇野牛)能够驯化,而非洲野牛或美洲野牛却不能?为什么亚洲的摩弗伦羊(我们饲养的绵羊的祖先)能够驯化,而北美洲的加拿大盘羊却不能?

    有5个方面的证据可以驳
第(1/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